周原遺址位于陜西省寶雞市扶風、岐山兩縣交界處,總面積約33平方千米。近年來,由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3家單位聯合組成的周原考古隊在周原遺址內先后發現了先周大型建筑、西周城址以及戰國晚期大型倉儲建筑,進一步厘清了周原遺址的城市結構和性質。
網絡配圖
據周原遺址考古項目現場負責人楊磊介紹,周原遺址作為西周時期的都邑之一,長期以來未能確認城墻遺跡,是幾代周原考古人心中的一大憾事。如今,隨著周原遺址大、小城址的發現,周原考古人尋找城墻的夢想終于實現了。
小城城址位于周原遺址西北部,呈較為規整的長方形,面積約175萬平方米,規模遠大于以往發現的同時期西周城址。據判斷,該城址最晚建于西周初期,有早至先周晚期的可能性。
大城城址位于小城城址東南方向,建于西周晚期,呈長方形,南墻長2415米,東墻長1770米,總面積約520萬平方米,包含了周原遺址的核心部分,這也是目前所見規模最大的西周城址。
令人驚喜的是,考古人員還在大城城址東墻的北部發現了一處城門。據悉,該城門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座西周城門,或可稱為“西周第一門”。
周原遺址城址的發現為研究西周城墻的性質結構、筑墻技術等問題提供了最新的參考,為周原乃至西周都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撐?!爸茉侵返陌l現,圓了周原考古人80年的夢想。如此‘周正布局、規模宏大’的城址,前所未有?!敝茉z址考古項目負責人種建榮說。
王家嘴1號建筑基址(編號F1)位于王家嘴村西北,總面積逾2200平方米,是周原遺址首次發現的先周時期大型建筑,也是目前發現的先周時期規模最大、形制最清楚的大型建筑,填補了以往周原遺址無先周時期高等級遺跡的空白。同時,這也證明了王家嘴一帶是周原遺址先周時期聚落的中心。
網絡配圖
周原遺址是否為古公亶父遷岐之地?學術界對此有一定爭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未發現先周時期與遺址規模相符的高等級遺跡,例如大型建筑。如今,隨著王家嘴1號建筑基址的發現,再加之以往關于聚落規模與文化性質的研究,可以確認周原遺址即古公亶父遷岐之地。(陜西日報)
寶雞新聞網最新原創作品:
編輯:邱融融
【原創】